6大營養素:蛋白質,鐵,鋅,銅,魚油,膽鹼 吃出黃金腦!

2012051520:25

                                                            撰 文  曾鈺庭

育有兩個孩子的陳媽媽,在懷第一胎時,聽說多吃DHA可生出較聰明的小孩,於是她也跟著買來吃,等到懷第二胎時只是每天吃一顆蛋補充,結果發現,有補到DHA的老大,好像比較聰明宛如資優生,但老二表現就沒有這麼突出,讓她自責不已。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蔣爸爸身上。育有二子的他表示,太太在懷老大時特別補充DHA,但生老二時,就一切順其自然。結果他發覺,好像老大表現比較好,讓他急著想該如何補救二兒子。

兩歲前是大腦發育關鍵期

聽到這樣的說法,書田小兒科主 任 醫師陳永綺大笑出聲,她認為,許多媽媽對「懷孕時服用DHA營養品,較能生出聰明的小孩」一說深信不疑,她強調,或許DHA有幫助,但是差別應該沒有這麼明顯,會有這種感覺,可能與父母對孩子的偏愛有關。

陳永綺以腦部的發育過程指出,一個成熟腦的重量約1500公克,新生兒腦部重量約350公克,等到一歲時腦部發育的完成度60%,五歲時達到90%,七歲的孩子腦部才會發育成長到與大人相當的重量。以此為根據,醫師和專家一般認為,孩子從出生到兩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家長可以把握這後天調養的黃金期,為孩子打造一個腦部發育良好環境,也有助於建構腦組織。

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營養師鍾子雯,更進一步引述美國明尼蘇達醫學院兒科與兒童發展中心,曾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期刊的一篇營養素對腦部發育的影響研究報告,指出營養對於腦部發育的影響主要關鍵期是在出生後2442周,相當於出生後六個月到十個月內。

想要孩子有一顆聰明的腦袋,陳永綺強調,媽媽的角色十分重要!雖然說,寶寶的聰明與否有先天與後天之分,先天因素是來自爸爸媽媽各一半的基因;然而,後天因素則取決於營養攝取的調養。

六大營養素影響腦部發育

根據美國這份研究報告指出,影響腦部發育的營養素有六大類,包括蛋白質與熱量、鐵、鋅、銅、魚油與膽鹼。

鍾子雯解釋,養腦、健腦的第一步,是蛋白質與熱量要足夠!蛋白質是促進增加腦細胞生長因子合成必需成分,而熱量除了提供腦部運作的葡萄糖外,如果熱量不足,身體便會消耗蛋白質以獲得足夠能量,也會間接影響大腦發育。至於鐵、鋅、銅等礦物質,主要都與神經代謝有關,其中,鋅還與腦部DNA發展有關,有提升記憶力、平衡腦力與情緒的作用。

陳永綺則認為,媽媽在懷孕時要留意葉酸、維生素B12等營養素的攝取,有助於胎兒神經的發育,尤其是腦神經,幸好這類維生素普遍存在食物裡,除非是偏食的人,否則不必額外補充。

餵母奶媽媽營養要均衡

此外,一般認為腦部發育需要磷脂質、白脂質與氨基酸,其中大家所熟悉的DHA,就是磷脂質的一種,其來源又可分為植物性的腰果、核桃及藻類等,另一類是來自動物性的DHA,主要以深海魚最多,如鮭魚、鮪魚、秋刀魚等。陳永綺認為,不需要擔心膽固醇過高的媽媽,在營養攝取上可多補充這類食物。

當孩子出生後,如果是餵母奶的媽媽,更需要注意營養攝取均衡。因為孩子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素都來自母奶,除了營養攝取均衡外,爸媽唯一要擔心的是,孩子的喝奶量是否足夠,由於小貝比還無法開口,鍾子雯建議,可從孩子生長發育曲線表來評估,而若有在懷孕期吃剩的維生素,此時也可以補充。

至於喝嬰兒配方奶的孩子,在營養上,尤其是鐵、銅、鋅等營養成分比例完整,家長可不必擔心。不過,鍾子雯也提醒,選購這類食品時,仍以大品牌的產品較有保障。

由於喝母奶的BABY,營養攝取與媽媽的飲食有極大關係,目前有很多媽媽在產後就力行減肥計畫,可能會有營養不均的問題,例如可能會減少吃魚肉,而影響到蛋白質、銅、鐵、鋅與膽鹼等營養素的攝取。鍾子雯建議,為了孩子健康,這些產婦要隨時提醒自己,不要太過著重於減肥,暫時還是要以均衡飲食優先,給孩子充分營養。

六個月大改以副食品養腦

至於已經六個月大、可以吃副食品的寶寶,陳永綺認為,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與礦物質等五大類營養素都需要,而DHA的營養可從魚類獲取,加上魚肉好消化,相當適合小孩食用。

而副食品的準備上,一般媽媽多會熬煮稀飯,加絞肉、搭配蔬菜,再以鹽巴調味。鍾子雯建議,可以混合糙米、白米,與排骨一起熬煮,而蔬菜可選含鐵質較多的深綠色蔬菜為主,例如菠菜、綠色花椰菜;至於肉類如牛、羊、豬,也可以鮭魚、鮪魚取代,甚至可加一顆蛋黃,增加蛋白質攝取。

除了副食品外,也可選用芝麻糊或黑芝麻粉,再加一些花生、南瓜子粉等堅果類,或是軟花生也很適合當點心,甚至紅豆豆花或花生豆花等,都是很好的點心補充品。

兩歲前充分刺激腦部

腦部要發育得好,需要各種營養素調養,此外,陳永綺認為,其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父母最好都能給予各種不同的刺激,包括觸覺、味覺、嗅覺、味覺、聽覺和運動統合等,透過刺激來平衡腦力的發展。

「當腦部的網狀結構越緊密,也代表腦部的發育越完整。」她說,腦細胞中的神經纖維突觸就像是一個綿密的網狀結構,因此,腦部發展完整就需要適當的腦部刺激。

如果刺激太少,會造成神經纖維突觸太稀鬆,腦部的結構不好,甚至腦神經纖維突觸可能因為缺乏刺激而萎縮,此時這個網狀結構就會顯得空洞,這個道理就像是臟器的「用進廢退」,如果越不使用,它的功能便會衰退,甚至消失;她更以哈密瓜的外觀為例,「越香甜的哈密瓜,果皮的網狀結構也越緊密與細緻。」

身為小兒科醫師的她也提醒家長,爸媽們最好自己帶孩子,千萬不要以為小貝比什麼都不懂、也不會說話,就把養育孩子的責任交給保母,以為等到孩子懂事,再接回家自己帶就好了。其實,這段時間是與孩子親密關係養成的重要時期,孩子缺少了該有的撫觸,「錯過了該有的腦部刺激,以後也很難補救。」她說。

陳永綺說,每個人的先天條件有限,如果讓孩子有個發育完全的腦部,在黃金期適時給予每個腦部區塊充分刺激,好比全面提升LEVEL,當所有腦部結構都建構了,孩子長大後,便可依著自己的優勢發展。

三、四歲透過均衡飲食補腦

至於已經可以吃正常食物的三、四歲小朋友,鍾子雯認為,想要有一顆聰明腦袋,此時就得注重飲食均衡,甚至可以偶而喝一些嬰幼兒專屬的配方奶(因為嬰幼兒專用配方奶較著重在維生素與礦物質的補充,一般奶粉則無),而不必全部改為一般奶粉。

鍾子雯根據衛生署的餐食建議量估算,三、四歲小孩每餐的主食,大約是八分滿到一碗的飯量、相當於三根手指大小的肉量(約 一兩 肉),以及半碗青菜,至於水果則每天需要一到二份,每一分量約一個拳頭大。另外,每周可讓孩子吃一到兩次深海魚,無論是煎鮭魚或是製作鮪魚沙拉,都很受小孩的喜愛,豆腐湯也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至於肉類,營養師認為,一天至少有一餐要吃豬、牛、羊之一的肉品,由於小朋友較沒有膽固醇過高的問題,可以每天吃一顆蛋,如果已是過重的小朋友,蛋還是要吃,可從減少餅乾、糖果與飲料的攝取,達到熱量的控制。

多吃蘋果、香蕉與莓類水果

除了紅肉外,黃豆製品也含有優質蛋白質,其中豆腐干就含有助於腦部發育的重要元素銅,至於富含DHA不飽合脂肪酸的堅果類,鍾子雯就透露,有些媽媽會把腰果、核桃、南瓜子等堅果類裝在小瓶子內,讓孩子當點心吃,「這樣比吃餅乾當點心好太多!」她說,即使要吃糖,也可以黑芝麻糖取代一般糖果。

平時可以多吃鮮魚、豆製品,獲取優質蛋白質外,陳永綺特別推薦對大腦有幫助的三種水果:蘋果、香蕉與莓類。她說,蘋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與鋅;而香蕉雖是碳水化合物,但腦細胞的代謝時需要的葡萄糖提供能量,香蕉所含的葡萄糖可延緩葡萄糖釋放的速度,有助於穩定大腦營養供給;至於莓類水果,無論是草莓、藍莓或蔓越莓,都是很好的抗氧化物,可提供腦細胞修護。

 

                       

                                         來源:食尚小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