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心疼孩子吃苦

2011011221:54
     
          
           圖/鍾淑婷
           

           圖/鍾淑婷

 

別急著替孩子分擔勞苦,這不過是人生的基礎訓練,捨不得只會讓孩子無所事事,成為結結實實的蠹蟲一隻……

〈愛心媽媽感觸〉喂!幫我拿!

   文/珍妮佛

兒子一年級時,班上有個參觀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活動,我做了隨行協助照護的愛心媽媽。

進入館內之後,我發現身邊的嘉嘉精神不濟、一臉倦容,我摸了摸她燙燙的額頭,感覺溫度不低,問了老師之後才知道,她感冒發燒已經兩天了。嘉嘉很乖巧懂事,拿出背包裡的藥包和開水,自行吃藥,我不忍心她虛弱的病體還背著裝有水壺和餐盒的書包,於是主動幫她拎起了小背包,嘉嘉也很有禮貌地跟我道了謝。

在老師和導覽義工的指引之下,我們一行人盡可能的把握時間,參觀館內的各項展覽和劇場演出,大概是行程的緊湊,讓這群一年級的孩子有點吃不消,紛紛喘氣喊累。這時候我身邊的曉萱拉拉我的衣角,跟我說:「阿姨,妳也幫我拿書包,好不好?」還沒等我回應,她就將背包和外套一古腦地放到我的手上,然後一溜煙地跑到隊伍的前段去了。雖然她忘了說聲謝謝,但是她之前也是好聲好氣的,所以我還是頗為樂意幫她這點小忙。

沒一會兒,又有兩個小女生跑到我的面前,兩人異口同聲對我說了句「喂!幫我拿」之後,就留下她們的包包和外套跑開了。這種「簡單扼要」的說法和做法讓我的感覺實在不太好,沒有禮貌地提出請託,也少說了謝謝,甚至還多了一聲不太尊重的「喂」。

不過我想起平常自己的孩子要我幫他拿東西時,不也是這麼態度理所當然、措辭簡單扼要嗎?或許這兩個小女生是習慣成自然了,平常在家對待父母即是如此,所以才會覺得要愛心媽媽幫忙拿隨身物品,只需要說一句「喂!幫我拿」即可。

這麼一想之後,讓我不禁擔心起平日沒有嚴格地要求孩子們在需要我們幫忙時,對我們說聲請和謝謝,是不是也會讓他養成這種視別人的協助為理所當然的習慣,而忽略了基本的禮貌呢?手上陸陸續續接過4個小女生的書包和外套,的確有些愈來愈沉重的感覺,不只是手上的負擔,心裡的亦然。

〈老師的觀察〉怕孩子寫作業

   文/憂多

這是一件很弔詭的事!以前的人,在學時,父母總是尊重老師的專業,讓孩子學會群體生活、學會自己寫作業、學會灑掃清潔、學會獨立……,曾幾何時,時代變了,父母的價值觀也跟著轉向。

學校指派的作業,父母先預設立場認為孩子很可憐,作業很難,甚至寫不完,替孩子代筆。明明可以簡單學習,卻花了大把鈔票將孩子往安親班、補習班或者是才藝班送,無怪乎作業與活動倍增的結果,孩子產生排斥學習的想法。

然後,父母親肩負著白天上班,晚上要替孩子寫作業的重責大任。而孩子呢?開心地玩著電腦上虛擬的網路遊戲。在他們的想法裡,生活像是遊戲般可以隨時按一個鍵,然後重來。其實不然,孩子沒有學到責任,更沒有學到挫折容忍度。

鄰居家的一個孩子,因為父母疏於照顧,也不了解孩子平時的交友,沒有近朱變紅,倒是染黑了不少。一出口便要不文雅地問候別人的爹娘。左鄰右舍也不願發揮遠親不如近鄰的功能,怕惹禍上身地冷眼旁觀,私底下冷嘲熱諷著:「這種小孩說有多孝順,誰信!」果然沒多久就出事了。老師打電話來說:「小孩不寫作業,又不服管教,對師長不敬!」當父母的終於得撇下工作,到學校了解實況。

孩子沒有吃過苦,也不了解父母辛苦工作的苦。上課恍神、作業不寫,視為理所當然。父母最初並不引以為意,畢竟只是「小小」的作業沒有完成,竟對老師說:「只是美術作業沒畫,又不是什麼滔天大罪?還要大費周章把我們找來……」知道父母是挺自己的,孩子漸漸地沒有責任感。

殊不知寫作業是訓練未來在職場上能否完成上司交辦工作的模擬,藉此養成孩子今日事、今日畢的良好習慣。日後在職場上也能為自己的職務認真負責。寫作業,手不會斷掉;會痠痛時,只要提醒孩子起來走一走、甩甩手,又可繼續,這是耐力。別一味地保護孩子,呵護過頭將導致孩子無能、依賴,甚至予取予求。

更重要的是,現在急著替孩子分擔苦,作業也不捨得他寫,到最後父母吃的苦會是數倍,因為孩子生得少,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年邁時的依靠。以前孩子生得多,只要其中有人孝順,平安終老不成問題。現在時代可不同了,也許兩個,更也許獨一無二。如果連最重要的一個都寵上了天,到時不肯工作,老想伸手要錢,父母再多的積蓄都將成為泡影。

別急著替孩子分擔勞苦,這不過是人生的基礎訓練,捨不得只會讓孩子無所事事,成為結結實實的蠹蟲一隻。(作者為國中教師)

 

此文摘自~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