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寶寶說話 少用疊音字

2011101601:46

                                           記者 / 劉曉欣

引導孩子說話,大人要製造情境來讓孩子有表達的機會,最好是用完整的句子,少用疊音字。

跟寶寶說話,少用疊音字,多用完整句!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語言治療師陳秋薇表示,對寶寶說話應用「喝牛奶」取代「喝ㄋㄟㄋㄟ」;用完整句子再加上擬聲詞對孩子說話,例如「你聽!小狗在汪汪!」就是引導學習說話很好的方式。

使用完整句 引導學習說話

「寶寶乖乖,喝完ㄋㄟㄋㄟ後,再換衣服跟鞋鞋,才會『漂漂』哦!」這是台灣父母與長輩習慣跟嬰幼兒說話的方式,認為嬰幼兒才剛開始學說話,應該用「簡單」一點的疊音字來「教」小朋友,覺得孩子這樣才會學得快,也才會聽得懂。

但語言治療師陳秋薇強調,從嬰兒剛出生開始,大人最好就用完整句子來跟寶寶說話,因為與其先教這是「ㄋㄟㄋㄟ」,以後又要把「ㄋㄟㄋㄟ」辭彙改成「牛奶」,不如從一開始就用「牛奶」就好;因此,用「鞋子」取代「鞋鞋」,「小狗」取代「狗狗」,透過很自然的方式讓孩子學會正確的說法。

不過,陳秋薇建議,教孩子說話時,除了用完整句子以外,可以再加上擬聲詞,透過擬聲詞的使用,例如「你聽!小狗在汪汪!」、「車子在叭叭」、「貓咪在喵喵」,可以達到很好的學習輔助效果。

多用擬聲詞 加強學習效果

陳秋薇強調,引導孩子學習說話,不只要製造情境,讓孩子有主動表達的機會,最重要的是父母要親自跟孩子互動說話,因為只是透過看電視的話,就缺少互動的機會,如果發現孩子滿2歲連爸爸、媽媽都不會說,到了3足歲都還沒有「我要洗澡」等完整句子出現,就要尋求專業協助,不要受限於「大雞慢啼」的傳統觀念,錯失6歲前的黃金治療期。

 

 

 

 

                                          

                                               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