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與學習的樞紐~淺談孩子的情緒教育

2010102722:30
                                                                             文: 鄭炤梅

「情意」教育相對於「認知」、「技能」的學習是較難立竿見影,對一般生如此,對自閉兒來說更是考驗家長、老師的智慧與耐力,孩子如果能有較好的情緒發展,對未來的人際互動比較具有正向加分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認的情緒教育的效果和孩子的認知能力有一定的關係。

所以談情緒教育時,一方面除了著重個人能力的提升外,另一方面,也不要忽略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還是需要我們大人做適度的人為環境控制。

一、何謂情緒?

    心智理論」內涵中有一部分便是情緒,心智理論是1978年由PremackWoodruff提出,他們認為一般孩子有能力描述心中的想法、感覺、意見以及他人的意圖,並能應用此能力預測他人的行為。它能幫助兒童了解社會環境後,表現出具社會能力的行為。情緒是由外在環境刺激引發心理感受、生理變化、認知判斷和最後的行為反應。而我們的孩子由於心智能力較薄弱,很容易在處理自己情緒或回應他人情感上顯得過度或不足。

二、情緒的迷思:

   在一邊帶領孩子的過程中也一邊反省自己對生命的態度,其實情緒本身並無好壞,它只是一種內在狀況的呈現,如果我們能認同這樣的想法便不會否認或是壓抑孩子們的感受,接下來我們要思索的是教導孩子了解自己,以及如何『發而中節』,和外界之間取得平衡。

三、個人能力的提升:

 ()基本情緒辨識:

   教導孩子使用情緒字彙。其實我們孩子的情緒表達是很單純的:生氣、高興、害怕、難過是他們比較容易呈現出來的。我們可以用一些簡單的圖卡讓孩子辨識,或者讓孩子觀察一些卡通人物的表情,例如:生氣時,皺眉、手握拳、嘴角下垮;害怕時,心跳加快、手腳發抖、臉色蒼白……等等,當孩子學會這些基本辨識,我們再慢慢加入一些衍生情緒,例如:忌妒、挫折、得意、委屈、羞愧……等等。孩子能說出他怎麼了?(或是我們替他說出)對他情緒的抒發以及外界對他的了解都很有幫助。

 ()因果關係的建立:

   對於情緒字彙與判斷有了基本了解之後,我們開始讓情緒與情境相結合,讓孩子了解情境中自己和他人的情緒,以及誘發情緒的刺激為何?我們可以透過故事書、圖卡、卡通影片甚至是把握發生在孩子身上的自然真實情境來教導因果關係,我們可以幫他把事件的來龍去脈重組後說給他聽,功能好一點的孩子可以透過提問的方式來增加思考判斷。

 ()表達自己的情緒:

   讓我們的孩子學習檢視內心狀況以及伴隨而來的行為,學習透過口語或行為表達出來。基本情緒是與生俱來的,但表達方式是可以學習的,例如:同樣表達『喜歡』,有人直接用說的;有人來個擁抱;有人透過送禮;當然有人透過為對方做牛做馬來表達。負面情緒也是一樣,教導孩子『說出』、『寫出』或『搖頭』表達拒絕,同時我們做 家長或 老師的也必須尊重孩子的感受。

 ()學習調整自己的情緒:

   負面情緒未必都是負面影響,正面情緒當然也未必會帶來正面結果,我們不也聽過「得意忘形」或「樂極生悲」嗎?緊張可能讓我們上台忘詞,但緊張也可能督促我們更加充分準備,所以給孩子一些策略,例如:深呼吸、離開現場、告知家人或師長、吹吹風、做做喜歡的事或想想快樂的事都是不錯的。

   自我語言的訓練也是必要的,例如:我已經充分準備、我已經全力以赴……。

()正向信念的營造: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更何況這樣的孩子生命歷練中的挫敗機會遠多於成就,我們常認為孩子挫折容忍力較低,正向信念對挫折的復原力更重要。例如:孩子很在乎勝負,那我們更要帶著他去檢視活動本身的樂趣與歷程中的美好和自己的進步,這樣對於學習再造才會有效果。

()處理他人情緒:

   我想這部分對孩子來說更難也更需要把握隨機教導和示範。帶領孩子安慰、鼓勵同學或是聽聽同學吐吐苦水,對孩子人際關係一定有加成作用。不過我想強調的是:教學上還是需就孩子的能力採循序漸進的原則,尤其是情感上的互動是自然而生的,是真誠的回饋,孩子一定要有所動機之後才教導他適切表達,太過勉強除了徒俱形式,對孩子而言反而增生另外的心理壓力。

()角色扮演:

   我一直很喜歡和孩子玩假扮遊戲,在小時候是為了豐富他的想像力,增加他多一點的語彙;當他長大,角色扮演成為我教導他在應付各種狀況下很好的預演練習,尤其孩子越大,面對的環境挑戰越複雜,他所需要的自控力越大。紓解情緒的技巧要教,但教導孩子轉念,樂觀、正向去面對生命中無預警發出的狀況更是我想幫助他的。

四、外在環境的調整:

()注意生理需求:

生病、疲倦、燥熱、飢餓……等等,甚至氣候的轉變,我們都不能忽略它帶給孩子的壓力感,口語表達佳的孩子可透過提問的方式讓他去檢視自己內在的需求;相反的,溝通能力較弱的孩子,就需要累積我們平日的經驗,為他找出原因替他抒壓。

()物理環境的調整:

物理環境包括孩子們最常接觸到的家裡、學校或治療室,空間位置的舒適度,週邊人、事、物的干擾狀況…等。靜態學習時環境越簡單、單純是最好的(例如:讀書、寫字),而動態學習時各個角落物品放置、分類是否夠明確;這樣才能助於孩子們的探索,或是約束一些規範時孩子們也才能『有跡可循』。

()教學方式多元化

Gardner的多元理論提供了相當多元的教學方式,例如:口語優勢但是識字力弱的孩子,在教導他閱讀時,建議用他自身的語言能力,讓他描述內容再把它逐字寫下,這就成為孩子的閱讀讀本。在特教班教學上是比較能夠做到個別化,在普通班因為考量老師必須顧及大多數的一般生,所以通常我會鼓勵孩子盡量聽懂老師所要表達的就好,回家我通常會幫他轉換成他較能夠理解的方式,多多用孩子切身經驗來比喻,他比較能感受。

孩子在學齡前讓他多聽、多看、多探索,有助於他學齡後認知學習的速度。

()作業單的調整:

我一直很強調IEP的重要性,每個家長都曾期望「望子成龍」,每位老師也都期待得英才而教之,但是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我們的成品,他有他生命中困難與不能之處。孩子的情緒有時來自他無法應付作業的難度或是超過他能負荷的份量,融入團體『和大家一樣』是家長們的期待,但在孩子尚未建立自信之前,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還是應該凌駕於學習挫折容忍度之上,盡量以孩子的優勢來設計作業或者修改一下評量工具(當然能力跟得上就不必要),評量他是否學到應該學的,這才是我們在乎的。

()正向環境的支持:

有時看到孩子張牙舞爪的宣洩情緒,除了反應孩子表達能力不足外,在某方面也是在掩飾他的不安全感。『愛之深,責之切』,對孩子的期待反而使親子關係變得緊張,過度的責罰只會加深孩子對人的恐懼與對事件本身的厭惡,放低對他的標準、放慢對他學習成果的等待,給予孩子預期性的協助,讓孩子多享受成功的經驗,多肯定他的努力,這樣學習氣氛對受教者或教學者的情緒都是美好的。孩子學習的歷程縱向的比較(自己和自己)有時比橫向比較(自己與同儕)更是重要。

()注重休閒活動:

最後,我想分享的是教孩子學會生活,學會讓自己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或者如果幸運能擁有一、二個固定且真心的朋友,這才是讓我們父母真正能放心和安心的。培養孩子的興趣,固定的運動與休閒,除了增進親子關係,對孩子的情緒也有安定的作用。孩子能掌握自己可以做到的事越多,他的生活就會越豐富,當然情緒困擾的部分也會相對舒緩。

當自己的孩子越大,我越是憐惜與賞識他,提供這些策略只是希望能透過一些人為力量讓孩子能在人群社會中過得好些,但是別忘了他是一個獨立個體,有他的特質,他天生的單純、享受簡單的快樂常映照出我的複雜。在去年天下雜誌的教育特刊中,提到未來社會品格決定勝負,而美好的人格特質中涵蓋了:誠實、善良、勇敢、負責任、正直……等等,想想看有多少特質其實我們的孩子早就已先天俱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