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 言 發 展 與 情 緒 表 達

2010112314:58

         國語日報特教專欄 / 文:許多

 

 

  語言溝通包括輸出和輸入,不管輸出或輸入,任何一方發生障礙都是語言溝通有問題。

  輸出指的是說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輸出有問題的人,要他正確回答別人的問話是有困難的,有時候他們所說的話就像電報的「有事速回」般簡短,因此被稱為「電報式語言」,特徵就是:沒有修飾詞「非常、很」;沒有語助詞「的」;沒有連接詞「和」;不會使用代名詞(如你、我、他)。例如:「我要喝水」通常只用「喝水」兩個字代替;很少用「因為……所以」來表達需求。

 

  輸入指的是聽的能力、語言接收能力。輸入有問題的人,往往能說出一長串的話,說的話合乎語法,但和這種人對話,常常會有答非所問、雞同鴨講的感覺。例如問小明:「今天你幾點鐘起床?」小明回答:「今天是個大晴天,外面太陽很大,氣象報告說,今天溫度在攝氏三十度左右,所以今天會很熱,我想開冷氣比較舒服。」對於幾點起床的問話,完全沒回答。

 

  一般人會把許多能力視為自然擁有,好像只要是個「人」,就會做這些事,例如穿衣、穿鞋、刷牙、使用湯匙、拿筷子吃飯。但如果有人問你:「你怎麼學會這些事?」相信很多人答不出來。開口說話也一樣,彷彿長大了,自然就會開口說話;與人談話,也只要張嘴發聲把心中想法傳給另一人,對方聽明白後,再張嘴發聲把他的反應傳回來即可。但這些看似輕鬆自然的能力,其實是一個人大腦裡許多方面搭配完美演出,沒出一丁點差錯才有可能做得到的。

 

  我們可能記得學騎腳踏車的摔跤過程,學游泳曾喝多少口水,認字寫字花了多少時間練習,卻少有人記得,在幼年時學說話,也是經由慢慢學習和反覆練習的。一個輸入沒問題、輸出有問題的孩子,我們可能會利用猜謎語的方式,訓練他思考組織過去學過的認知,像是顏色、分類、聲音等。

例如媽媽在廚房切菜,小明在客廳聽見媽媽切菜的聲音。

 

  小明:媽媽,在切什麼?

  媽媽:你猜猜看?是綠色的蔬菜。

  小明:青椒。

  媽媽:你答對了。

 

  有些針對發展遲緩孩子所作的認知訓練,看似沒有特別意義,例如顏色的分辨,有的父母便會質疑,類似的訓練除了幫助分辨馬路上的紅綠燈外,還有其他意義嗎?但事實上,對發展遲緩的孩子而言,日後語言溝通的基礎,都來自於之前的每一個訓練。例如上述的對話,孩子必須有顏色的認知,懂得蔬菜的定義,知道青椒切起來的聲音和其他蔬菜不一樣,這些部分快速整合後才能答出謎底。

 

  孩子會指著一顆球,說出「這是球」,表示孩子會使用具體語言;孩子在傷心時會說出「我難過、心情不好」,表示孩子會使用抽象語言。通常,具體語言好教,抽象語言難教,而這也是導致許多表達能力差的孩子會被誤會為情緒差,不能自我控制,有攻擊性行為。然而很多時候,他們都是處在「其實你不懂我的心」的焦慮狀態中。

 

  但是我們在教導智能不足孩子時,往往只注意具象語言(比如教會他們說出身邊事物的名稱),卻忽略了情緒語言的教導,而這部分對一個表達有障礙的孩子來說,其實非常重要。他們唯有清楚表達自己的情緒,才能有穩定的情緒,而穩定的情緒是孩子一切學習的基礎。

 

  所以在教導孩子語言時,千萬不能少了情緒表達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