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與健康

2010111506:52
前言

  禪來自於宗教,其根本內涵是靈性之修持,恢復人性本來純善之面目,達到靈性之超脫。而禪亦是一種養生之道,透過自修自給,經由一定之程序及步驟啟發人體之免疫抗體力,讓身體轉弱為強,進而達到健康之目的。在科技發達的今日,仍然有許多醫學無法解決之疾病,學習禪修除了能夠讓我們對於大自然循環有所瞭解外,並可同時達到身體、心理健康及提升心靈之陶冶。

禪是何種物類?

  『禪』在世人之印象中,具有某種高深莫測的神話色彩,因為禪之背景是來自於宗教,而宗教會帶給人類莫大精神的願望,並能化解塵世洶湧波濤的暴戾,匡正世俗、鼓勵忠孝節義,導致民心向善,扶植民族浩然正氣而登彼岸。一位修養有素之善知識,具有向善的心思,在日常的生活,吾人之思想趨向於情理法的分析,方能夠達到身口意三業清淨(此三業清淨如不犯,則是什麼話可講、什麼話不可講,什麼事可想、什麼事不可想,什麼事可做、什麼事不可做)。那麼欲養成此良好的性情,需先自我養成廉潔的心志(不貪污、不非分之想)才有辦法。

  書曰:『君子比德於玉劌焉,廉而不劌』,此句話是說一位重仁義、守氣節之君子,則能廉潔自愛,處事均能多方面的考量,故其高尚之品德絕對不會受損,也不會傷害到他人。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一位善知識無論處理公事、私事,或遭遇到什麼變化,均能秉此為人之原則,他的所作所為絕對三思而後行,隱惡揚善、公正無私,奉行著人類崇高純善之德性,則是仁義禮智,故宗教會為人類帶來祥和樂利的民俗,啟迪著人性之資質(聰慧)。

  各位善知識,禪修來自於宗教,自然帶有宗教的內涵與色彩。一個宗教設立的目的不外乎匡正民心,扶植民族浩然正氣,恢復人性本來之面目。禪修是一種靈性之修持,透過學習古時聖者之思想,培養高尚之人格、提升心靈之品德,藉由探索靈性之本源,瞭解大自然之法則,對於人壽終了靈性所歸何處了然於心,坦然面對死亡而不恐懼。

  禪修不但能讓靈性得到自在之解脫,使人體具有放鬆及清淨之心理(心平氣和,不犯過失,思想正確)之效果,並且達到啟發思惟之智力與靜慮的功能。在禪定中雖然人體沒有舉動,也沒有講話,外表看起來非常的安靜,可是腦部中樞神經卻是異常敏感,在禪定中會不由自主的產生籌劃、智慧,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複雜之事務,亦會經由思惟(非感官知覺)之綜合、推理、判斷等精神作用,加以釐清分析,達到較為圓滿之應對。

 

感嘆人生

  自有天地以來,人類生生死死不知經過多少輪迴。俗話說:『山中自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眾所皆知,時光是不會倒流的,人智雖超越一切生物,可是不及嚴霜的青松立百年而不凋,終隨流水腐化而逝矣。草木雖生不如人,可是到了每年的春天還有機會發芽,長出茂盛青翠的綠葉。我們人類雖貴為萬物之首,但隨著歲月密移而老朽,這是大自然的法則,也是宇宙間的真理。一個人成家立業後,到了晚年。其命運每個人皆有不一樣的立場,人壽滿時,不是先生先往生(死亡),則是女士先走路,雖有兒女成群,也無法彌補空虛之歲月。這是世人所無法避免,最遺憾之事。再者未婚單身的先生或女士,食衣住行雖毫無拘束,但晚年老邁之身,定會拖累家族,人生誰能無病,若無子孫隨伺在側的話,如何渡過這漫漫的歲月呢?

 

禪修為何會帶來健康?

  各位善知識,宗教盛傳修禪定與靜坐能使人體轉弱為強,並能控制疾病不使之惡化,是否真實?是什麼力量才能擁有此不可思議之效果?以下共同來參考『養生之道』,並揭開此禪定之神秘奧義,獻之於世,使需要健康之人士獲得強壯之身體,如此方能國強民富。

  人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各種器官、神經系統、免疫系統逐漸衰退,也日漸老化;再者由於社會經濟發展,群體生活日漸複雜,面對著生活上之食衣住行,時時勞心勞力,形成沉重的心理壓力與鬱悶之氣;加上物質科技進步,化學(農藥)環境之污染,經由食物、水、空氣累積於體內,促使各種疾病的發生。當健康遭遇到變化,除了必須承受人體上的病痛外,因病痛所引起的負面情緒,又是另一種煎熬與折磨。再說,若是臥病在床,行動不便無法料理自己之生活,需要有人在旁照顧,除了拖累家屬,更談不上有何生活的品質與尊嚴。因此如果人生在世能夠擁有行動自主健康的人體,直到死亡,不因病痛纏身而行動受到限制,應該是人生最難得之幸福啊!

  為了達到這個行動自在健康的人體,便要學習養生之道。養生之道則是保養人體生命延長與提升心靈高尚品德的真理,讓人體轉弱為強的程序。試想人生為了應付食衣住行種種之事務,每天從早到晚,日復一日地損耗人體內在的精氣神,到了晚年賴以循環的血管流動受到阻塞,產生血氣不通順、代謝異常,疾病因此而生。人體若是沒有經過一定程序加以保養的話,必然隨之衰弱,免疫抗體力降低而產生病變。平常的睡眠休息雖能夠幫助我們恢復體力,卻無法啟發人體的內在能源(免疫抗體力),而一般的運動或登山,能激發反射腳底人體各器官的神經,且加速血脈的循環,但也無法產生免疫抗體的作用,也無法使氣週流貫穿人體腦部的中樞神經。

  禪修是透過自修自給,不必藉由外力而啟發人體的免疫抗體力,是古時候修心之行者的一種養生之道。與一般氣功不同,靜坐源自於古代道家的返本還原的功夫,具有經典明確的鍛鍊步驟。禪修乃透過某種管道(口訣與方法)來禪修或靜坐,其功能是啟發人體自身具有的潛能,透過煉精化氣在人體產生一股熱流,即為免疫抗體力,再使之在人體各血脈週流,貫穿人體腦部中樞神經,彌補人體失去之精氣(元氣),減緩衰老,可使人體轉弱為強。

  禪修達到一定之程序即可打開人體上的奇經八脈(任脈、督脈、帶脈、衝脈、陰蹻脈、陽蹻脈、陰維脈 陽維脈),並氣走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大腸、小腸、胃、膀胱、膽、三焦)而治病,也是道家修道成仙必經之徑。

  在打開任脈後,道學有此醫療之記述,能防治氣喘、心臟病、胸悶、肝膽功能衰竭、膀胱無力、夜多尿,具有強壯腎臟及胃的功能,糖尿病也可慢慢改善。督脈經絡為諸陽之總匯,是人體頭部神經的中樞,在打通督脈後會體驗一條熱流,從任脈過會陰,入督脈而上,直入頭部腦心之內,順勢前下再歸入氣海,在醫學上可治大腦神經衰竭(如失眠)、坐骨神經痛、工作環境造成之駝背、下肢麻痺、便祕、婦女經期不調等。在打開人體任督二脈,進入打開帶脈的前後,熱氣團自然會從腳底心湧泉穴流竄,而散佈整個腳底,再達到蛻變的階段(佛法八觸之一的滑觸),皮膚會呈現光滑細嫩。

  如果此團會發光的熱氣,能貫通人體之三關(尾閭關 夾脊關 玉枕關)後,可說人體上各種疾病,與藥物治療相輔相成,實可發揮到最高的效果。就是醫學治療無效之惡性病症,如癌症、各種惡性腫瘤、高血壓、心臟血管疾病、動脈硬化症、退化性關節炎、糖尿病、憂鬱症、呼吸系統疾病、氣喘、狹心症、腦血液循環不良、記憶力減退等,配合醫藥與禪定(養生之道),不敢說達到痊癒的效果,但可說能發揮抑制(制止)惡化的效果,就是腎臟結石,以禪定功能也可藉排尿之力量迫出人體,無礙日常的食衣住行。

  以上所言雖然疾病無法改善,但不會有病情惡化發作,也可減輕痛苦,因為體內已產生免疫抗體作用,以上是經過本聖道院病患同修之實證。

 

禪修之實證經驗

  以下提供本聖道院同修朱先生的個案以供各位參考,也歡迎追求身體健康的先生女士前來共同研究。此禪定不可思議之力量,不但人體得到康泰,同時也可提高心靈的道德理念。

  今年五十七歲的朱先生家住三重,因一場車禍頭部受到重創,當時的診斷是:失語症(無法以語言表達加上健忘症),併左半身癱瘓,左側腦被殼出血(疑似腦血管意外)。事故發生半年內,朱先生在馬偕醫院接受復健醫療,但失語症及左側癱疾仍毫無起色,此時家中經濟又陷入拮据,消沈之下,蒙悟能老師發揮大愛親自造訪,並授此襌定口訣進修金丹大道,諄諄叮囑勤於修習,在事故發生第二年,朱先生開始每日禪定至少六小時,帶脈打開後,每日禪坐至少八小時。

  修習一年後,失語症明顯改善(漸漸可以用語言表達與人溝通),癱瘓三年的右腳開始能沿著繩索走路;修習四年後,朱先生談吐流利,思緒清楚。頭部重創所造成的大小眼及嘴歪現象(右邊顏面神經麻痺所致),九成獲得改善,若不仔細觀察,不易察覺。

  目前朱先生右半身下肢較無力,走路呈現不穩狀態,但已接近康復階段,比起幾年前左半側完全癱瘓已大有進步。未修習禪定前,以拐杖代腳,上下樓梯總要四個人幫忙抬下來,幾年後的今日已能自己以樓梯扶手自行上下,可以隨心所欲到處慢步復健。電腦斷層顯示其左殼頭部的出血已完全消失了,朱先生也深信接近康復之階段了。

  再者高雄縣鳥松鄉仁美村的陳先生與華美村孫先生兩人均腎臟結石,以禪定的力量,藉排尿的機會將此結石排出人體外。

 

小結

  吾人生存了幾十年 迄晚年之際賴以循環的血管血液流動的經絡(血脈)必定受到阻塞,因而產生血氣不通順,百病因此而生,如果藉助禪定之力,使血脈通順無阻的話,必定長生康泰。不但晚年不會拖累家族,而且人生壽滿之時,也可依自己所修的道果超生了死,或往生各洞天福地(佛教有三界二十八天 道教有三界三十六天),所以修行學佛則是晚年對死亡無恐懼又坦然面對之因。

  而且晚年修禪定,一來可以打發空虛的歲月,二來也可藉助禪定之力,再配合藥物的治療,可說天作之合。修禪定的功能即是先培養自身的能源(大自然的宇宙能源,即一道會發光,熱滾滾的氣流),儒家謂浩然之氣,道家謂金丹大道,宇宙能源具有免疫抗體力,將此能源(熱氣)運入人體中樞神經,週流全身,不但可以預防各種疾病,亦可保晚年不會老態龍鍾,也可防止老人痴呆症與中風的發生。

  各位善知識,進來聖道院修行不但要成佛,同時在修持的過程中,也可使人體轉弱為強,並且能預防疾病的發生;如已有潛在人體內的病源,也可使之抑制,可是多數世人無法了解其中奧義,再者如欲提昇心靈高尚之品德,而且又要成仙成佛,並使人體康泰之善知識,歡迎蒞臨本聖道院互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