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正確刮痧的必備知識

2010121407:01


       

學會正確刮痧的必備知識

什麼是

中華民國中醫抗衰老醫學會理事長王剴鏘指出,是一種瘀結,也就是指體內存在的不平衡狀態。有阻塞之 意,由於體內受阻塞而使得氣血不通順,而氣血不通順,則進一步產生疼痛不適。人體是由數以萬計的微小細胞所組成,細胞與細胞之間彼此透過血管神經、經絡相 互連結,因此,當體內有障礙而無法進行正常的運作時,就會產生凝滯、瘀塞,於是形成痧症。也就因此有百病皆可發痧的說法。


遠在清朝時期,邵新甫就曾於《臨證指南醫案》中明確指出:痧者,疹之通稱,有頭粒如粟。也就是疾病在發展過程中,反映在皮膚表面上,出現紅點如粟的疹點。這種現象也稱作痧脹痧氣,這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病症,而是屬於一種毒性反應的臨床綜合症。


讓體內的氣更通暢

中 國醫學有許多流傳千年的民俗自療法,刮痧就是其中一種廣為民間應用的非藥物療法的生活醫學,同時也是中國傳統複健醫學的一種方式。中醫強調的是一種的醫學,肉眼雖看不見,但卻具有功能在體內運作。依中醫理論而言,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身體的各個器官並不是孤立存在的,且具備自控調節的系統。 而我們的皮膚更在身體自控調節系統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那是因為人體透過皮表對外接受資訊,同時對內傳達命令,由此內外互通的連系,於是才能產生自 我調節的效應。

基本上,刮痧是由推拿、針灸、拔罐、放血等傳統中醫療法所演變而來,所以刮痧在某個程度上,跟經絡有相當關係,刮痧的作用機轉就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並透過皮膚表面加以刺激來達到效果。

古 人認為,風、濕、火之氣相搏而為病,而天有八風之邪,地有濕熱之氣,人則有饑飽勞逸。通常在夏秋之際,風、濕、熱三氣盛,以致體內的氣為之失調,容易使人 引發痧症。痧症是一種氣的失調,就是瘀積於體表或是經絡內的有毒物質。實際上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會發生痧症,不過通常還是以夏秋之際最為常見。


刮痧是一種經絡療法

身 體的經絡內連臟腑,外絡四肢皮(皮膚)節(關節)。王剴鏘舉例說明:當肚子痛的時候,會感覺肚子皮表疼痛(身體的不適會透過疼痛的感覺反應),所以 如果沒有這樣的感覺,可能體內的器官爛掉都沒有知覺。因此,完全沒有疼痛神經的人,是沒有辦法存活太久的,也就是說,疼痛感可以反射到體表,同時也讓我們 因透過這樣的痛苦,能夠提早做出一些因應和處理。簡單的說,刮痧就是運用刮痧器具配合刮痧潤滑劑(如萬金油、白花油、凡士林等)的使用,在患者不適 處的皮膚表面進行反覆刮動摩擦,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在東方傳統醫學稱之為經絡療法,在歐洲則稱之為反射療法



“刮 痧就是用光滑硬的東西(如牛角、玉砭、木棒、麻繩、瓷質湯匙、碗、碟、銅錢、梳子……等),或是用手也可以,或是用某些金屬的道具,主要是處理身體表 面,進行的方法可以用刮、擠、揪、捏(有旋轉、提起),或者是用刺、拍打等等方式的刺激。主要是造成皮膚表面會有一些瘀血點、瘀血斑或者是點狀的出血,透 過這樣對身體體表經絡的刺激(皮膚以下0.5公分至1公分的表淺之處),來調整身體的氣血,達到把邪氣(所謂邪氣就是一種身體不平衡的狀態),甚至一些不 利於身體的東西,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排除。若有精神恍惚不舒服時,透過刮痧的方式,可以幫助清醒。


正確刮痧方法

1
刮痧順序:

刮痧的手法及操作的順序,按身體的部位,依序為頭頸部、背部、胸部、手部、腹腰部及腿部。

2
刮痧力量:

刮拭時用力要均勻、適中,力道應由輕漸重,不可忽輕忽重,同時以能耐受的力道為限,而刮拭的面積儘量能拉到最長。



3刮痧方向:

刮痧力量應為單方向用力,回程不刮。


4刮痧角度:

刮痧器具與皮膚間的角度以45度為宜,不可成推、削之勢,刮拭方向應由上而下、由內而外,並保持同一角度,每個部位刮20次左右。

5刮痧頻率:

刮痧頻率與療程,則依疾病性質及患者體質狀況而有所不同。每次刮拭的時間,以2030鐘為宜。初次刮痧時間不宜過長,且手法不宜過重,第二次使用刮痧療法的時間,應間隔12周。


刮痧後注意事項

建議刮痧後的身體調養,需注意以下事項:

1.刮痧後,病人需休息片刻(約15分鐘)且注意不要受涼,如有出汗現象請立即拭幹,並需補充溫開水(切忌飲用冰水)或姜湯,以利體內之新陳代謝。

2.刮痧期間若有短暫體溫增高的發燒現象乃屬正常,這是因為體內潛伏的病菌正與白血球在進行對抗,但須注意觀察,以防病情變化。

3.術後飲食調理上,禁食生冷、酸辣、油膩之食物,可以飲用清涼茶水(如淡鹽開水、荷葉茶、桑葉茶、菊花茶……等消暑飲品)有助清熱解暑,幫助情緒穩定、調養生息。

4.通常刮痧後的23天內,患處會出現疼痛感,這是正常的反應。


3秒鐘痧象診斷

皮膚經刮痧後對刺激所產生的出痧反應,藉由顏色及形態的變化,也就是所謂的痧象,在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後(藉由疾病的發展與症狀,預測疾病的過程與結果)的判斷上,具有臨床指導的意義,本頁右上表格就是簡易的辨識方法:

哪些人不能刮痧?

1重病患者:

患有惡性腫瘤、糖尿病、心臟病、肝炎、急性傳染病……等重大急病患者,應該立即送醫觀察並治療,以免延誤治療加重病情。

2有出血傾向的疾病患者:

患有血小板減少性疾病或是白血病患者,嚴禁使用此法治療。


3傳染性皮膚病患者:

皮膚若有傳染性的傷口,如青春痘、劣瘡、皮膚潰爛處,就不宜在傷口處刮拭,以免傷口擴大或感染。

4年紀較大、體弱者、孕婦、月經來潮期間、女性白帶多而未愈、空腹者等:

刮痧需要以足夠的力道反覆在表皮刮拭,所以,這些人不適合。


5
對刮痧恐懼或過敏者:

亦不宜使用刮痧法。另外,飯前、飯後半小時內也禁止刮痧。


等同刮痧的拍打保健法

媒體日前爭相報導有關拍打保健法,其實和刮痧療法的出痧原理是相同的。出痧就是利用適當器具或用手將體內的濕氣逼出,刮痧就是透過的動作,刺 激身體的經絡並傳到大腦進而釋放出腦內啡Endorphins,是類似嗎啡特性的腦部自然化學物質),讓身體的不平衡狀態得以修復。

拍打其實也屬於經絡療法的一種,拍打的方式有很多,可用手拍打(以空心掌拍打),也有人使用木棒、木棍、竹片、麻繩、細鐵條拍打的方式。它的原理基本上就是透過皮膚對溫度、濕度、疼痛的感覺,經由這樣的刺激,來啟動身體相應上經絡的契機帶動。

中 醫認為出痧其實就是一種瘀青的現象,只不過是說法上的差異。身體瘀青、紅腫或發炎,體內的淋巴機轉與防衛系統就會自行啟動,此時血液中含量最多、功能最強 的白血球──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s)便會活躍起來。主要是由於此類細胞能在身體發現入侵者(即身體出現發炎)的同時立即將其消滅,也因此 能保護因拍打而引起的皮膚發炎狀況。

大部分人都知道白血球又被稱為免疫細胞,是體內免疫系統的一部分,存在於人體的淋巴系統、脾及身 體的其他組織中,可以幫助抵抗傳染病以及外來的入侵者,負責召喚其他細胞共同對抗細菌與病毒。免疫系統指的是全面性的功能,並非獨立於身體的其他部分而存 在,是整個身體的一部分。身體經過拍打後表皮所呈現的紅腫顆粒,便是身體啟動防衛機制的淋巴球,引發身體免疫系統的防衛反應。

但任何保健法都應該要適當,並依照自身的狀況有所調整。因此,拍打保健雖蔚為風潮,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若有血管相關病變疾病如血栓的患者,拍打很可能會導致血栓移動,萬一發生在靜脈便會導致肺栓塞,所以一定要非常小心。